close


 

「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變成小皇帝」閱讀心得2

by 2011/6/12

 
 

 

    在本書的五到七章中,作者提出了一個警訊:

把孩子當夥伴≠沒有親子界限,

言下之意是許多父母都把孩子當成了好朋友、好夥伴

卻喪失了親子間該有的界限,父母雖然還擔負著教育義務,

但卻喪失了教育能力,因為孩子與父母站在同一個平臺上,沒有該有的層級

像是有些孩子不顧父母是否同意就自己翻父母的包包或拆信件,

但對父母的提問不理不睬,互動的方式像兩方是對等的關係,

很多人都覺得很正常,但其實這樣的互動方式扭曲了父母的功能,

沒有在適當的時導正孩子的行為,

甚至有些父母還為自己孩子的超齡行為引以為傲呢!

    「自由發展與缺乏紀律僅一線之隔」,在作者的想法裡,

「有個性」這樣的字眼在孩子身上無法成為事實,

因為孩子還沒有成熟到可以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過度的同孩子,

只會讓孩子更自我,有個案例是:馬丁是個八歲的男孩,

很難完成別人交給他的任務,每次都要重複呼喊他的名字,

他才會有反應,但他卻對做其他事情樂此不疲,

如擺弄自己的書包或其他同學書包裡的東西,然而他的聽力檢查一切正常,

他的母親表示,馬丁只能聽到他想聽的話。

案例中的馬丁媽媽為他找了一個合理化的理由,

她為孩子不正常行為給了一個理由這樣的孩子愈長愈大,

並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成熟些,只會為社會製造更多的問題而已。

 

    中國教育家陶行知說我們對於孩子有兩種極端的心理,

一是忽視,二是期望深切,這兩者都對孩子有害

孩子要走向獨立自主發展的階段,需要父母或其他相關成人的引導才行

帶小孩子去百貨公司或超市,父母必須做好心理準備並保持良好的心態,

大家的腦海裡應該對這樣的情況不陌生:孩子哭鬧著要父母買玩具

有些家長會告訴孩子家裡已經有很多玩具了,今天不可以再買了。

這是一個正常模式,拒絕孩子的要求是合理的

但有些家長會為了在外人面前當好父母,而讓孩子的要求過關了,

久而久之,小皇帝就這樣養成了。

     現今社會上還有一個迷思:爺爺奶奶寵小孩,是理所當然的?

常見的是,孩子在祖父母身邊可以做很多不被父母允許的事

祖父母常常在孫子面前表現出比孩子的父母更愛孩子的欲望

而父母只能面對這種毫無意義的競爭,進入與自己父母對立的局面,

對孩子來說,這種局面可以讓他們有機會鍛鍊控制成人的能力,

因為他們可以利用父母與祖父母間的矛盾,得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對孩子的成長來說,這是個不良的介入,

是個父母必須面對的家庭難題。

    在在的例子都顯示出現在的孩子不會調適自己去適應社會、

適應生活中各式各樣的狀況,反而是希望外在的一切來配合他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當他踢到鐵板的時候,

才會知道世界不是以他為中心轉的,但往往這時候,

孩子的個性已經養成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NA19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