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幾歲,就定位3你還不懂的處事心理學

BY 2011/5/14

 

    這週閱讀的書是《20幾歲,就定位》的第三本──你還不懂的處事心理學,作者從心理學的角度教導讀者,讓自己看清事物的本質,了解自己的情緒,讀懂他人的內心,懂得如何與人和諧相處。

     心理學家佛洛伊德將人格分為「自我」、「本我」和「超我」三部份,一個真正健康的人格中,這三個部份的組成必須是均衡、協調的,那些隨心所欲、無所顧忌的人往往「本我」過於強大,而那些對自己過於嚴格,容不下任何錯誤的人,則是「超我」太過強大,要平衡這三者的關係,我們要學習做到懂得控制自己的心理與情緒,不要過度放縱自己來滿足慾望,但也要懂得放鬆,不要以過高的道德原則看待事情,還要提高自己的EQ,保持一顆平常心。

    作者舉了一個故事:有一天,我跟堂妹在家加班,正在忙一個公司的企畫提案,突然間停電了,打電話到電力公司去,被告知要停電二十四個小時。聽到這個消息,一方面擔心企畫無法完成(很多資料在電腦中),另一方面又覺得這些天都太忙了,這也算逼自己要休息放鬆片刻。這時候,只聽到堂妹鬆了口氣,然後對我說:「今天晚上難得不工作,那就來租DVD看吧!」我一聽,覺得是個好主意,好久沒看DVD了,今天難得有空。但一想,不對啊!明明就停電了,怎麼看DVD?兩人哈哈大笑。這是一則讓人看了莞爾的生活小故事,但卻說明了人的想法很容易被一種無形的模式框住了,這種規律性的思考侷限了我們的大腦。有時候,我們處理問題總是依循以往的經驗或既定的方式去思考,缺乏變通,不會從另一個角度重新審視,我們太重視經驗和習慣,而缺乏主動去思考新的解決方法。就像人對椅子的既定印象大致都相同,但從不同的角度看椅子就會發現椅子原來有這麼多不同樣貌。

    《石頭湯》是很多小朋友都讀過的繪本,寓意是教導人們要先學會付出再要求,為了達到一個目的,有時候我們可以先讓對方滿足自己一個小小的願望,然後再進一步要求,這在心理學上叫做「登門檻效應」,許多銷售人員都是使用這一個方式讓消費者消費,如在百貨公司試穿衣服時,專櫃小姐就會說:「這件衣服你穿起來很好看」之類的話,這個時候有人就會陷入猶豫之中,覺得脫了衣服就走不好意思,所以就掏錢買衣服了。如果一下要向他人提出一個不容易達到的要求,人們一般很難接受,若能逐步提出要求,就比較容易被接受,各行各業,與人應對之間,難免都會需要運用到這個「登門檻」技術,要達到自己的目標時,首先要進入別人的門檻;而要防止別人達到他的目標,就先要防止別人進入自己的門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NA19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