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好文章 (9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太好了!」閱讀心得

by 2011/1/16

 

    昨天在商業週刊上看到一篇何飛鵬社長的文章,文章的名字很棒,叫做「太好了!」緣由是有一位白手起家的年輕人,做生意之路辛苦而扎實,有一天,這個年輕人在一個熱心的親戚安排之下去廟中拜拜順道求籤,沒想到,結果竟求到了下下籤,親戚十分尷尬,要他再求一次,這個年輕人也覺得兆頭不好,但他隨口說了一句:「太好了!」瞬間化解了大家的尷尬。大家問他,為什麼求到了下下籤還說太好了呢?他回答:「我現在事業這麼順利,都還只是下下籤,那如果讓我求到好籤,那不是代表我的生意還有十、百倍的發展嗎?未來我還要更加小心、努力,必然不可限量!」從此以後,「太好了!」變成他的人生態度,不管遇到好事或壞事,他的第一個反應都是「太好了!」,這樣的態度幫助他度過了許多逆境,讓他用正向、健康的思考邏輯,尋找擺脫困境的答案。

    不管大人小孩,不管年紀大小,不管資歷深淺,不管什麼身分地位,每天睜開眼睛都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事件發生著,每個人都有情緒,開心、難過、憤怒、自暴自棄、沮喪、哭泣等等,情緒可以適當的被宣洩,但若讓負面情緒操控住自己的想法,那麼壞事只會愈來愈壞,所以只有樂觀面對,才可以逆轉頹勢,「太好了!」就是一種樂觀的力量,用阿甘精神去解決事情,相信沒有過不了的關。

    「為什麼時鐘是圓的?因為開始就是結束,結束也是一種開始。」端看自己怎麼想而已,不小心跌倒了,再站起來就好。人家說微笑是最厲害的武器,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所有的事情一定會有不一樣的結局。

LNA19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看破,要突破 -2 (頂住壓力,我要更爭氣)

作者:戴晨志

出版社:時報出版

by 趙  010916

    

      國際巨星成龍,在拍片時都不用替身,因此拍片時常有意外發生,但成龍曾說「在我的字典裡沒有『不可能』三個字!因為,今天不行,明天再做;明天不行,後天再試!跌倒了七次,我也有第八次再爬起來的勇氣和信心」。而作者戴晨志本身,則是連考了八次托福才出國唸書,而有讀者問戴晨志老師,怎會有連考八次托福的勇氣?戴老師的回答則是他也有「絕不放棄,再試一次」的勇氣,且告訴自己「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對於如此一次又一次,一試再試的例子,在我週遭有一個朋友也是如此,他和我一樣一開也是唸工科,他唸機械,但他學校畢業後,卻想改唸中醫,他的中醫特考,一考考了十年,每年朋友聚會在約他時,他總是說我要準備考試,年復一年的相同回答,終於在第十年考上了特考,他確定考上的那天,我接到他的電話:「哥哥!我考上了!」。在經過二年的實習,成了獨當一面的中醫師,上回碰面時,我在餐廳就讓他親自為我扎針,改善我喉嚨容易過敏的現象。我也曾告訴他,佩服他能有連考十年的勇氣和毅力,因為要承受的壓力,應該不是一般人可以體會,但取後算是苦盡甘來!

        

   「夢想,就是一大力量;信念,就是一股衝勁!」每個人的生命都有憂谷,當掉進憂谷時,好沮喪、好挫敗、好絕望!但每個人都需懷抱夢想,讓自己不斷「追夢、造夢、圓夢」!「人不怕沒機會,只怕自己不改變!」,

「人不伯沒機會,只怕自己不去開創機會!」「人不怕沒機會,只怕機會一來,自己實力不夠、努力不夠!」,俗語説:「肯吃苦,苦半輩子;不吃苦,苦一輩子!」

 

    人生有許多挫折困境,但每個人都要為自己「在困境中找出路」、「在挫敗中找出路」。2004年雅典奧運第一金得主,中國大陸射擊女將杜麗說:「頂住壓力的唯一方法,就是享受壓力。」

 

    雖目前的我是處在累積「挫折帳本」中,不過所承受的壓力,和連續考了八次托福的戴晨志老師,以及我那位中醫師考了十年的朋友所承受的壓力相比,只能算小巫見大巫,我的部份只不過是近幾個月的不順利而己,我的抗壓力還不至於太脆弱,時間,會是最好的治療劑!

LNA19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管私房學─自慢2

by 2011/1/9

 

    在自慢最後的章節中,何飛鵬社長指出主管若能擔任好8種角色,便能無堅不摧、無敵不克。這8個角色分別是:摩西、動物園園長、指揮家、教練、工頭、裁判、神父、聖誕老人,每一種角色都有它代表的含義,摩西代表著要讓自己成為下屬願意追隨、信賴、託付的對象;動物園園長指的是好的主管要能組織多元化的團隊,讓組織中的專業能力及個性都夠互補,這樣才能解決來自四面八方的挑戰;指揮家角色指的是主管要能分層授權,讓下屬各司其職並分工合作;教練角色指的是主管要能設定目標並示範教學,但千萬不要自己下去比賽,這樣會讓團隊失去領導核心;工頭的角色代表的是執行力,主管要能有效的執行企畫,達成任務;裁判這個角色代表的是要能分辨是非,排難解紛,當組織中公正的中間人角色;神父的角色就是要能傾聽溝通,指引他人,了解員工內心的想法;最後一種角色聖誕老人代表的意義是要能即時獎勵,公平分餅給員工。主管不僅有自己的工作要做還要管理下屬,分身擔任上述8個角色,是相當忙碌的,所以主管更要能分辨事情的輕重緩急,若事事都重要就等於瞎忙了。

    人人都說身教重於言教,在主管帶領下屬也有一種叫做「逆學習」的名詞,指的就是對主管正面、好的工作態度或習慣,下屬不見得會學,但壞的部份肯定會學起來,所以主管的一言一行都是很重要,會被下屬記錄、批判和學習的。

    沒有人是天生的主管,好主管都是在很多的經驗中學習成長的,就像三明治一樣,上有長官下有部屬,在中間的角色是需要時間的歷練和心態的調適才能站穩腳步的!

LNA19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實力,最神氣 -3 (穿越磨難,勇敢向前看)

作者:戴晨志

出版社:時報出版

by 趙  0109611

    

      學生很喜歡把「老師,不公平」掛嘴上,誰可以怎樣,為何我不行;誰有什麼什麼,我為什麼沒有。但世上怎有什麼是絕對公平的,戴晨志在書中就舉了「楊恩典」和日本的「白井典子」做例子,因為二個人都是出生後就沒了雙手。故總統經國先生到六龜育幼院參觀時,抱起楊恩典時,她說:「蔣爺爺!我沒有手!」,經國先生回答她:「妳沒有手,但還有腳啊,仍可以做很多事啊!」;而當楊恩典用腳夾畫筆辛苦學畫時,看到小朋友在玩,自己也很想跟玩,但當時的院長媽媽告訴她:「其他小朋友長大後,工作機會很多,但妳沒有雙手,工作機會很少,怎可學別人一樣偷懶?」。

        

    有時短短的一句話,可能改變一個小孩或一個學生的未來,我想如果沒有當時蔣經國先生告訴她,沒有手還有腳,以及院長媽媽告訴她,沒雙手少了很多機會,不能和其他小朋友只顧玩而偷懶,可能不會有很來的手足畫家楊恩典。

 

     而日本的白井典子,甚至連當時日本的殘障學校都不收她。但他們都用腳代替雙手做任何事。「路,是人走出來的!命運,是人打拚出來的」,白井典子說:「我的腳,就是我的手!」。好手好腳的我們,努力一定沒有他們來的多,他們都不覺得不公平了,五官端正,四肢健全的我們,又怎能抱怨世上的不公平呢?

   

    用意志力「穿越磨難、戰勝折」,脾氣變志氣,氣意變才氣!

星雲大師在『菜根譚』中說:「脾氣要變成志氣,意氣要變才氣,怨氣要變和氣,生氣要變爭氣。」

 

    書中提到「AQ-逆境商數」的作者保羅史托茲統計,一個人平均一天接觸到大大小小的挫折為二十三次,這些數字看起來很嚇人,在生活上、工作上、學業上,我們的挫折真不少,累積起來,都會成為一本厚厚的「挫折帳本」。有人把「推折帳本」丟了,用笑臉迎向陽光;有些人的「挫折帳本」愈來愈厚,愈來愈生氣、愈暴躁、愈沮喪,甚至一直活在挫敗中。

 

    目前的我也有相冋的情況,我的「挫折帳本」一直在累積之中,還拋之不去,原本自認脾氣很好的我,也漸漸失去原有的耐性,聲音越來越大聲,越來越不像原本的我。

 

    生氣,是片刻的瘋狂!對事情沒有任何的幫助,發脾氣,不見得解決的了事情,現在學生不好管,一味發脾氣也不是辦法,現在也一直告訴自己,忍住!不要大小聲,用講的就好!不要讓脾氣影響當日的心情,不要再累積「挫折帳本」,一定要儘快把「挫折帳本」拋開,我要找回原來的我!

  

LNA19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洪蘭

最近報導,有個留美碩士回國找工作時嫌東嫌西,
一直以為自己條件好,工作會自動送上門。
四年了,一直沒有找到工作,
跟他同時回國交往九年的女朋友最近卻升到了副總經理,
要跟他分手,於是他開車撞她,而且兩度掉頭再撞,
一定要置她於死地。

這個案子最令人吃驚的是,兇手竟然把過錯怪到養育他的父母身上,
認為是父母沒做好榜樣,提供優渥的生活使他失去奮鬥的意志。
警察逮捕他時,從他車上搜出一封信,
上面寫著:「我最大問題是一直沒有辦法自立,
32歲連自己都沒有辦法養活,這個家比人家差,
你們做父母的責任很大,我們都還在讀書,
你們就不努力工作了,子女有樣學樣,變得懶散、不積極,
你們根本不應該買房子給我與弟弟,
讓我們太早就不學會努力工作、、、」
先不說碩士生寫出來的文詞不通,
孩子把自己好吃懶做的責任怪到父母頭上時,
眞讓我們做父母的大吃一驚,心生警惕,
要馬上檢討自己是否有豎立壞的榜樣。

◎幼兒養成好習慣最重要

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孩子最早從父母身上學到基本的待人接物方式,
所以父母的確必須以身作則,孩子才會教養得好;
但是除了以身作則之外,還要立下教養的規矩並且徹底執行才行。
因為人都是好逸惡勞,好習慣不從小養成,長大了不容易,
而壞習慣更是養成了很難改。

從動物實驗中得知,一個習慣即使是戒掉了,還會三不五時再出現,
只是強度沒有以前厲害,這叫「自然回復」,
所以幼兒教育最重要在良好習慣的養成,
而不是送去上什麼才藝班。

◎說話算話管教有威信

一個孩子要養成好的行為、習慣,需要有大人在旁,
當好行為出現時,獎勵他,壞行為出現時,糾正他。
管教孩子是越小的時候越容易,只要建立好規矩,
以後不用操心,就像一棵樹,一開始長直了,以後便往上長成良林,
一開始長歪了,以後不易扳正。

小孩子可以用口頭斥責,偶爾講不聽時可以適度用手打他兩下屁股,
教養孩子不能完全依書本,因為每個孩子不同,
最基本的原則是令出必行,不要給孩子討價還價的空間;
也就是商鞅變法時的第一個法則「民無信不立」。


治國如此,帶小孩也是一樣,父母親說話算數,
以後管教起來才有威信。

◎好家教擅用Time out技巧

孩子吵鬧講不聽時可以「Time out」暫停所有活動,
把他抱到房間關上房門;在外面餐廳用餐,便抱到車上,
放在兒童椅中,把門關上,然後數數。每增加一歲,
暫停活動的時間加一分鐘,
所以如果是五歲的孩子暫停時間可以五分鐘,然後再打開門,
跟他說禮。


◎孩子需學會尊敬父母

最近我連續看到好幾次小孩跟父母講話用頂撞、不禮貌的態度,
而父母都表現得無可奈何,有時還會自嘲:「說還好啦,
我的女兒至少還跟我說話,某某的女兒除了要錢,
不然不跟父母說話。」我很驚訝,也很憂心,如果還未成年,
尚受父母撫育時,講話口氣就如此不尊敬,
以後長大,還會將父母放在眼裡嗎?

◎父母扮演好監督保護責任

目前有個很錯誤的觀念,以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好父母,
其實朋友是平輩,可以沒大沒小,父母是長輩,不可以如此放肆。

最近美國有位家庭醫生Leonard Sax寫了一本書《Why Gender Matters》,
他說透過學校送到診所來做過動兒評估的兒童,
竟然大部分不是先天性血清張素不足所造成的過動。


他呼籲父母要認清自己是監督保護的角色,是孩子的監護人,
不是他的朋友。最近研究也發現,不論父母用什麼管教方式,
只要花時間跟孩子在一起,這個孩子的行為都會發展良好,
人格也會正常成長。

在這個價值混亂的時代,父母的確要拿出榜樣、以身作則,
花時間在孩子身上,把他教養好,不要栽培他念到了碩士卻一事無成,
反過頭來埋怨父母害了他。

LNA19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有實力,最神氣 -2

作者:戴晨志

出版社:時報出版

by 趙  122610

    

 

 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決定成敗!許多安打,勝過一支全壘打!

 

    這是戴晨志這本書裡另外一篇,這篇的故事是說,三十年前大陸有個王姓年輕人,因為家境貧窮,就投入軍旅當個小兵。當時年代部隊也很窮,為了使阿兵哥有較好的伙食,部隊長官就叫小兵去「養豬」,可是養豬、餵豬是一件卑微的工作,尤其是豬大便又髒又臭,沒人願意去養豬,寧可保養槍枝。

 

    有一天長官叫小王去餵豬,小王沒有嘀咕、也沒有不悅,二話不說就去餵豬,因為他心想:「只要長官叫我做什麼,表示他信任我,願意將事情交給我,所以我就要歡喜接受!」小王餵豬沒多久,長官傳令兵又來叫小王去開車,同樣的,小王放下手邊工做去向長官報告做個駕駛兵。

 

     後來長官透露,每個被叫去餵豬的,人人都是「臭著臉」,覺得很倒楣,一付心不甘情不願的樣子,只有小王是滿臉喜悅,還是小跑步去做。長官就是看到小王的態度,而決定提拔他,最後不但成為運輸大隊大隊長,也從高階軍官退役,在某保險公司擔任地區總經理。

 

     「心存喜樂、勇於任事,好運自然來!」「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決定成敗!」

   

    人生總有起伏,在起步的時候,總是做些最卑微的工作,就像軍中餵豬、或是掃廁所,可能都是不喜歡的工作!但別忘了-「樹是澆冷水長大的!」我們一生當中,也經常被澆冷水、潑冷水;但即使是「冷水」,也會讓我們不斷茁壯、成長。我們沒有辦法一直打「全壘打」,但是,「許多安打勝過一支全壘打!」。

LNA19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空白

出處:網路文章

by 趙  121210

    

在某個電視訪談節目中,嘉賓是一位當今頗具知名的青年企業家。

 節目漸近尾聲時,按慣例,主持人提出了最後一個問題。

 請問:你認為事業成功的最關鍵品質是什麼?

 沉思片刻之后,他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平靜地敘述了這樣一段故事: 

 十二年前,有一個小伙子剛畢業就去了法國,開始了半工半讀的留學生活。

 漸漸地,他發現當地的的公共交通系統的售票處是自助的,也就是你想到哪個地方,根據目的地自行買票,車站幾乎都是開放式的,不設檢票口,也沒有檢票員。甚至連 隨機性的抽查都非常少。 

 他發現了這個管理上的漏洞,或者說以他的思維方式看來是漏洞。

 憑著自己的聰明勁,他精確地估算了這樣一個概率: 

 逃票而被查到的比例大約僅為萬分之三。

 他為自己的這個發現而沾沾自喜,從此之後,他便經常逃票上車。

 他還找到了一個寬慰自己的理由:

 自己還是窮學生嘛,能省一點是一點。

 四年過去了,名牌大學的金字招牌和優秀的學業成績讓他充滿自信,他開始頻頻地進入巴黎一些跨國公司的大門,躊躇滿志地推銷自己,因為他知道這些公司都在積極地開發亞太市場。

 但這些公司都是先熱情有加,然而數日之後,卻又都是婉言相拒。

 一次次的失敗,使他憤怒。他認為一定是這些公司有種族歧視的傾向,排斥中國人。 

 最後一次,他衝進了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的辦公室,要求經理對於不予錄用他給出一個合理的理由。

 然而,結局卻是他始料不及的。下面的一段對話很令人玩味。

 「先生,我們並不是歧視你,相反,我們很重視你。因為我們公司一直在開發中國市場,我們需要一些優秀的本土人才來協助我們完成這個工作,所以你一來求職的時候,我們對你的教育背景和學術水平很感興趣,老實說,從工作能力上,你就是我們所要找的人。  

 「那為什麼不收天下英才為貴公司所用?

 「因為我們查了你的信用記錄,發現你有三次乘公車逃票被處罰的記錄。

 「我不否認這個。但為了這點小事,你們就放棄了一個多次在學報上發表過論文的人才?

 「小事?我們並不認為這是小事。

 我們注意到,第一次逃票是在你來我們國家後的第一個星期,檢查人員相信了你的解釋,因為你說自己還不熟悉自助售票系統,只是給你補了票。但在這之後,你又兩次逃票。

 「那時剛好我口袋中沒有零錢。」

 「不、不,先生。我不同意你這種解釋,你在懷疑我的智商。  我相信在被查獲前,你可能有數百次逃票的經歷。

 「那也罪不至死吧?幹嗎那麼認真?以後改還不行嗎?

 「不、不,先生。此事證明了兩點: 

 一、你不尊重規則。不僅如此,你擅於發現規則中的漏洞並惡意使用。

 二、你不值得信任。而我們公司的許多工作的進行是必須依靠信任進行的,因為如果你負責了某個地區的市場開發,公司將賦予你許多職權。

 為了節約成本,我們沒有辦法設置複雜的監督機構,正如我們的公共交通系統一樣。

 所以我們沒有辦法雇用你,可以確切地說,在這個國家甚至整個歐盟,你可能找不到雇用你的公司。」  直到此時,他才如夢方醒、懊悔難當。

 然而,真正讓他產生一語驚心之感的, 卻還是對方最後提到一句話:

 道德常常能彌補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空白。 

 世界上有四件事情是無法挽回的 

 扔出去的....石頭 

 說出口的.... 

 錯過的........時機 

 逝去的........時光 

 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空白

 

 莫因善小而不為;勿因惡小而為之。小善如涓流,點滴匯聚終成大海;小惡如磨石,雖不見其減,卻日有所損。

 

    中國人有其聰明的地方,就像文中車站是開放式的,自助式的,沒有人驗票,全憑個人對於守法的程度如何,主角馬上發現所謂管理的漏洞,既然沒有人在管,不買車票應該是可行的,也就貪起這小便宜,反止被查到的機會很小,加上自認逃票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被折到了不起就補票就好了,這可能是大部份中國人的想法。

 

     只是沒想到,外國人對於品德的標準與要求是不分事情的大小的,成績再好,能力再強,道德不佳卻難成就大事。

 

     之前當記者時因是體育線,就有碰到運動選手是否使用禁藥的問題,為了成績,部份運動選手選擇冒險一試,因為有了成績才能換得榮耀和金錢,當時我把選手吃禁藥稱為:「小偷理論」,小偷只要還沒被抓到前都不叫小偷,小偷可以大大方方的說他沒偷任何東西,等到被抓到後才叫小偷,才叫有偷東西。用在運動員身上,就是只要不被藥檢查出來,即便吃了禁藥,也可以大聲說沒吃,因為沒被抓到!藥檢沒過的才叫使用禁藥。

    用在政治人物上也行的通,只要貪污沒被查確實証據,就是沒有貪污!因為有了這樣的思維,鑽漏洞或姑且一試的情形就避免不了。只是當這樣的行為被抓到後,換來的可能是牢獄之災、終身禁賽,或像文中的主角得不到任何大企業的青睞,都成了道德上的瑕疵。

 

     道德常常能彌補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空白!

LNA19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年輕,不打安全牌」

閱讀心得

by

 2010/12/12

    這週閱讀的書是「年輕,不打安全牌」,作者是許峰源律師,記得幾年前曾經在電視新聞中看過他的報導,是一位很年輕就自己創業、成立事務所的律師。他只大我三歲,也是一位七年級生,但他的成長過程卻是令人讚嘆與佩服。並不是因為他有萬貫的家財,所以才會在二十幾歲的年紀就可以自行創業,他是一位在貧乏的環境中,突破重圍的勇敢年輕人。

    生長在貧苦的家庭中,許律師從小就立志當律師,因為他認為法律是一種社會實力,懂法律才不會被欺負,他要當律師來保護他的家人,沒有金錢當後盾的他,有的是一股向前衝的鬥志,他就讀三重高中時,敢向全校宣示說他要考上全校有史以來第一個上台大法律系的學生;他敢在南陽街補習班,滿是前三志願學生的教室裡,向全班說:「我一定要考上台大法律系。」當然,得到的是一陣訕笑,不過,他這麼做的用意就是要讓自己沒有退路,用破釜沉舟的決心,拼了!最後,放榜時,他夢想成真了,但這一切不是運氣,而是他日以繼夜努力讀書的成果。

    當自己有能力做更難的事情時,就沒有人敢輕忽你,所以就讓自己努力成為一顆珍珠吧!在校園裡,競爭的對象都是同一年齡層的,起跑點都一樣,但出了社會以後就只有公開組的比賽,而不會有分齡賽了。在許律師創業之初,他的事務所一點生意都沒有,他灰心極了,在學校裡極為優秀的他,怎會踢到這樣的鐵板呢?原來,出了社會後,多的是比他資深的前輩,經過一番分析之後,他決定不當包山包海的律師,而專攻於他有興趣的「保險律師」。了解自己,不被他人灌上的光環迷惑,才能繼續向前行,才不會被社會淘汰。

    在許律師應屆考上律師,拿到律師證的那晚,辛苦工作撫養孩子的爸爸過世了,一個月後,許律師的媽媽竟得到癌症,這樣的變故,彷彿老天爺向他開的玩笑,殘忍卻又真實,但許律師仍需打起精神來,因勇於承擔責任,才是成熟的態度。創業的本錢從哪來?父母親的醫療費用從哪來?這些都是他白天當律師,晚上當補習班老師,努力賺來的,不依靠任何人,沒有舒適圈,他說只有爆炸性的壓力,才會有爆炸性的進步。人的潛力都是被激發出來的,在結果揭曉前,千萬不要放棄!年輕是最好的本錢,但卻是很容易就被揮霍掉,又有時效性的寶貝。

LNA19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我們要留下一個怎樣的新聞環境?」心得

作者:朱淑娟

出處:個人網誌

by 趙  112810

 

    

 

http://shuchuan7.blogspot.com/2010/12/blog-post.html?spref=fb

 

     對於一個在國中就立好志向,要唸高中考大學,政大新聞系是我的第一志願,將來要當體育記者的我,雖最後的結果是我沒唸高中,也沒進政大新聞系,但我是當了近十年的體育記者,因為身經平面報紙從蓬勃到衰退,最後被迫選擇離開,雖一開始煎熬了一陣子,不過不當記者的日子也許多年了,回頭想想,媒體的大環境是改變了許多,當初的離開雖不得已,但同時也慶幸離開的早。

   

我進入媒體,剛好碰到開放報禁後,平面媒體最蓬勃發展的時期,平面媒體的數量超過了十家以上,我所待的體育組,也是版面一個一個開。連電子媒體也一窩蜂的出現,有線媒體的加入,讓電子媒體不再只是老三台, 90年代的媒體環境是一片欣欣向榮。

   

    只是曾幾何時,平面媒體一家接著一家收,以跑體育的記者而言,民生報都會收,還有什麼事不會發生,當時的民生報,這我們這些媒體生力軍想盡辦法努力跑新聞,希望有朝一日能進的所謂大報之一,最後還是頂不住蘋果日報的競爭,從昔日體育龍頭報退了下來。

   

    目前的平面媒體上的了枱面的大概只剩聯合、中時、自由和蘋果四家。而在政治的藍綠二分法下,媒體也各自選邊站,藍色的就選聯合、中時,綠色就選自由,不想管藍色的就看看水果報,記者本身的政治傾向也隨著所待媒體被歸類,所謂的媒體要緊守中立的新聞理論被擺一邊,一邊大罵「壹周刊」是不入流的雜誌,一邊仍拿著週刊追後續新聞的「自命清高」,就是現在的媒體。

 

    週五晚跟一個在做公關公司的朋友聊天,他舉了他剛執行完的高雄崗山羊肉爐節為例,從台北把媒體安排下去高雄,有吃有喝還有拿,連新聞都幫他們寫好了,之後報紙的版面都有出現,當然內容多是雷同的,因為是出於我那位朋友之手,而他的說法是,讓記者就當是來旅遊的,他們回去還有東西可以交差,而他那邊的案子也因有媒體大幅報導而順利執行完畢結案,對大家都好,何樂而不為?他甚至做到連記者名字都打好,整個稿子連改都不必了!

  

    我當年記者間流傳著幾個笑話,記者被稱為採訪記者,還真有記者是「採訪」記者,因為自己沒有到場,只好問問同業新聞的內容如何,更直接的就稿子Copy一份來;還有一種記者叫「三點不露」,下午三點前絕不露面!

 

     新聞系畢業的不當記者,我想是很正常的吧!因為現在的媒體環境,也沒太多的空位讓這些新聞科系出身的來填補。

LNA19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別用蛋糕釣鮪魚」閱讀心得2

               by王 2010/12/5

 

 

 

    在本書的第五章節終於解開了什麼是「別用蛋糕釣鮪魚」?原來用蛋糕釣鮪魚形容的是「無法達成目的、標新立意卻慘遭失敗」之意,因為釣鮪魚必須用竹筴魚或烏賊當餌,而不是用蛋糕之類的點心,做事情或想解決事情卻用錯方法,或刻意標新立異,想吸引大家注意,就是「用蛋糕釣鮪魚」,雖有創意但卻白忙一場。

    有一種心理治療法稱為「交流分析」,其中標新立異的做法就歸類於「心靈空腹狀態」,比如說在公司中有些人會慣性遲到,或有反抗心理的人,都是想藉由問題行為,來防止心靈的饑渴,一般來說,只要試著找出該人的優點,在優點上多加以稱讚,透過稱讚來滿足他心靈的空腹感,就可以減少問題行為的發生。我想應用在學生身上亦然,對於不想寫作業或會干擾其他同學的小朋友,也許多多稱讚他們的優點,多鼓勵好的地方,就可以降低這些負面行為的發生。

    「責罵」也是一門藝術,在小小的漁船中,有經驗十足的老手,也有年輕的菜鳥,在大海中,一個小疏失都可能危及到整艘船人員的生命,作者在船上曾因站在被釣起的鮪魚前面而被前輩罵了一頓,當下他的心裡相當不高興,事後該名前輩走過來跟他說明責罵他的原因,告訴他剛剛一個不小心他就會被掙扎中的鮪魚一起拖入海裡。不說明理由就責罵他人,不但毫無意義,說不定還會引起負面的影響,就像小朋友做錯事,請他罰站,事後一定要小朋友自己反省說出為什麼老師要請他罰站或是老師要明確告訴他請他罰站的原因,那麼這個懲罰才有意義。

    在小小的漁船上工作、在寬闊的大海中航行必須要具備十足的抗壓性、溝通能力、體力等等,漁夫的工作哲學可以運用在各行各業中,冷靜面對險峻的工作挑戰,用理智做出最佳判斷。

LNA19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別用蛋糕釣鮪魚」閱讀心得

by 2010/11/28

 

 

     

    這禮拜閱讀的書籍是「別用蛋糕釣鮪魚」,書名聽起來很有趣,封面也很可愛,這本書是一位日本人寫的,作者大學畢業後任職於一家生技公司的研究所,某天他接到上司的命令:「你給我上鮪魚船去」,於是他在封閉的鮪魚船上度過了永生難忘的40天,而這40天的經歷讓他體驗到前所未聞的溝通術與工作觀,下了船後,這些經驗對他的人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日本台時常播放英勇的漁夫們在海上和鮪魚或其他大型魚類博鬥的畫面,而作者的體驗就是跟電視放映的一樣,剛上船的那幾天幾乎是在暈船嘔吐中度過,而上司要作者上鮪魚船的目的是要他開發出新的保鮮劑,帶著這樣的使命上船,他過得悶悶不樂,船長發現後告訴他過分在意結果是很可惜的,就像他們出海捕魚一樣,能不能捕到魚都是個未知數,而每次出海,每一天都是一個費用,但若只顧慮到結果就會錯過許多東西,這是漁夫們對抗壓力的方法,做完能力所及的事情之後就不要再多想了,多欣賞四周的風景,樂觀而不讓不安的情緒影響心情。

    在小小的漁船上擠著十個人,在茫茫的大海中航行40天,說自由很自由,但卻有著十足的不安感,不知這個海域有沒有鮪魚?不知此次出海會不會虧錢?等等煩惱,但漁夫們認為「不失敗,有可能就是最大的失敗」,開始一項新挑戰時,失敗是絕對無法避免的,若一直都不失敗,從長遠的眼光來看,就會變成最大的失敗,應用在工作上,如果一直做著自己已經很熟悉的事情就不有趣了,也沒有任何的緊張感,原來工作不是只要習慣就輕鬆了,而是要時時刻刻保持著些微的緊張氣氛才有趣阿!

LNA19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  別叫孩子圓你的夢

作者:洪蘭

出版社:聯合報

by 趙  110710

    

有位媽媽把孩子打得遍體鱗傷,警察來到時她振振有詞地說,是因為「恨鐵不成鋼」才會把孩子打成這個樣子。我看到這則新聞非常恐懼,這個觀念很錯,孩子一定要先是鐵,打了才會成鋼,如果根本不是鐵,打死了也不會成鋼。父母不能不論孩子本質是什麼,就一味要求他和別人一樣,更不能因孩子的表現不如自己預期而去痛打孩子。

 

孩子開竅的早晚有基因上的關係,如果父母小時候就是學習比較慢,那麼現在孩子學得慢可能是他成熟得晚的關係,不是他的錯。成熟晚並不代表笨,只表示時候未到,當他成熟後可以和別人做得一樣好。

 

「成熟」這個觀念非常重要,它是「水到渠成」,時間到了、發育好了,孩子自然會做,在成熟之前要求他是強人所難,任何事情超越孩子的能力就是壓力。太多的壓力孩子會恐懼而逃避,學習的效果反而不好。每個人大腦成熟的時間和快慢是不一樣的,很多大器是晚成的。同卵雙胞胎的大腦造影圖片也顯示雖然來自同一個家庭,但是在做同一件事情時,大腦活化的區域仍然不同,因為他們後天的經驗不同。因此,父母不能拿孩子跟別人比,他的基因跟別人不同,後天的環境也不同,這樣比不公平,只要今天比昨天有進步,就該鼓勵他,孩子只能跟自己比。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有一首非常好的詩: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自己的孩子。

他們透過你來到這個世界,他們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你的愛,卻不能給他們你的思想,

因為他們有他們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提供他們身體的住屋,卻不能替他們的靈魂找房子,

因為他們的靈魂住在明日之屋,

那是你即使在夢中也無法到達的地方。

你可以努力像他們一樣,但是千萬不要使他們像你一樣,

因為生命是無法逆轉的,更不能被昨日的你所耽擱。

 

任何事情不論多微小,只要超過孩子的能力就是壓力,過長、過大的壓力會殺死海馬迴的細胞,使孩子的記憶衰退。不要叫孩子圓你的夢,因為那是你的,不是他的,更不要常說「你讓我很失望」,這種話只會使孩子放棄自己。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實驗:當一隻狗怎麼做都不能改變環境時,牠會放棄嘗試,到後來環境改變了,牠有機會可以翻身時,牠也不會去做,因為牠已經習慣牠的悲慘了。

 

別輕言失望 別讓孩子放棄自己

「先前的經驗會決定後來的行為」,這是我們最害怕的地方,看到現在小學生也要上大夜班就深覺台灣家長的觀念一定要改,如果我們百分之七十五的國小三、四年級學生放學後不是回家,而是去補習班,就難怪最近的調查發現國中以上的人,五個有一個曾經想過自殺。紀伯倫的話是對的,孩子透過我們來到人間,但是他們不是我們的化身,不要因昨日我們的觀念去限制明日他的發展。

 

又一篇看得心有戚戚焉的文章,如是在沒當老師前還當記者時的我,看了這篇文章大概就是看過了而已,但當了老師以後,這篇文章引起我不少的共鳴。

孩子開竅的早晚有基因上的關係,這個「開竅」用的真好,不用孩子的資質好壞,而是用孩子開竅的早晚來說明孩子的聰明才智的不一樣,一個班級三十個人,有第一名也一定有第三十名,一個學校有八百人,有校棑第一,當然也有校排八百名的。

幾年當老師的經驗後,我一直都認為分數就只是一個數字而已,它是在現今台灣的教育體制下,去區分每個人要唸不同學校的依據,但並不表示全部,現在成績好,不代表未來的成就高,同樣的,現在成績不好,也不代表未來就沒發展,沒前途。不應在國小、國中階段就讓孩子有依分數高低來判斷好壞的觀念。

也因如此,雖我本身國中階段是能力分班下,被安排在所謂A+班的孩子,但我並不是能力分班的支持者,雖能力分 班對 老師而言是較好教學,但對孩子而言,卻可能因這樣的分班,而有偏差的想法,我的班是A+班,你是放牛班,我就是比你好。在當年這樣的分班下,在前段班的我,對於所謂放牛班的後段班,確實有我好你壞,我高你低的想法。

我也常拿之前在南嵌的一個老師當例子說給學生聽,我國中畢業考上的是台北工專,而他則是光武工專,很容易了解就成績而言我國中階段是好過他很多,後來他插大上文化化工,研究所也是文化化工,當他研究所畢業後,學歷就和我一樣了,沒人會去管他之前唸的只是光武工專,而現在呢?他是中央大學博士班的學生,未來會是個博士。

這也是我一直告訴學生,現階段成績不好,也別自我放棄。侯文詠和他老婆都是醫生,當節目裡沈春華問他關於小孩的教養時,他說「孩子不會永遠零分,他會自己找出路」的這句話讓我印象很深。

爸媽都高材生並不代表小孩也一定是高材生,就讓孩子自己找自己的出路。只是,在現在的教育環境以及少子化下,能有多少當父母的,能像紀伯倫詩中所說的:你可以給他們你的愛,卻不能給他們你的思想,你可以努力像他們 一樣,但千萬不要使他們像你一樣。

只能希望文章中所說百分七十五的國小三、四年級學生下課後不是回家而是去補習班,都只因家長的工作太忙來不及接小孩回家而已罷了。

 

LNA19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heers─有實力也會說話

 

by 2010/11/13

 

    這禮拜看的書是Cheers雜誌有實力也會說話,這是一本著重於職場說話的專刊,幾乎每一個行業都跟說話脫不了關係,”You are what you say”,說話是一種修練,更是一門藝術,從求職面試開始到面對同事、主管、客戶等等,第一步驟就是說話了。

    比較台灣和中國的工作者,台灣人是懂10060,而中國則是講100,但內容是不是真的有100,那就不確定了,但他們敢講出來,中國的菁英就像鯊魚,而台灣人則像是溫和的海豚,這就是台灣人的困境:有實力,卻說不出來!?

    奧美廣告公司董事總經理唐心慧創下了該職位最年輕的記錄,與客戶溝通,唐心慧認為不要讓客戶覺得你只是來賺錢的,自己要對自己做的事、講的話有熱情,說出來的話才會有力,我想就是要在自己說的話中加入情感才會真的吸引人吧!在商場中,人與人之間難免會有一到藩籬在,加入真心,才會讓說出來的話變得生動,唐心慧的「業績從口出」的五大心法是:搞清楚客戶關心的重點→確認談生意對象的職務與權責→思考說話的形式→針對重點鋪陳說話內容,先撩起客戶興趣再繼續討論→透過問問題,引導客戶說話,得到客戶真正的想法。把客戶當朋友,而且要有接受不同想法的心胸和勇氣,在說話之前要先學會聽懂別人說的話,因為先聽懂話,才會說對話。

    說話的初衷,就是對人的關心,把對方放在心上,就會知道在哪個時機要開口,又或者在哪個時間點要保持緘默,哪些話該說又有哪些話不該說,這之間的拿捏都在於是否能做到洞察人心,凡事都要用心體會,不管是做什麼工作或者是在哪個職位上,有了心,才會將自己的故事演好。

LNA19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付出,才有資格享受

請告訴下一代 :

付出-------------才有資格享受,把幸福視為當然,災難就會反撲~

看過太多有錢人的潮起潮落,
富邦金控投資長蔣國樑如何教孩子面對金錢?
在消費叢林裡,他又用什麼方法為孩子指引明路?

去年十二月某一天晚上,蔣小妹在房間做功課,
上班回來的爸爸蔣國樑進入她房間,把信用卡帳單放在桌上。

他在這份帳單上用紅筆畫了一條線,
告訴女兒,「下面都是你去美國刷的,算一算總共多少錢?」

剛考上大學,十一月跟媽媽到美國辦事的女兒,拿出當時收妥的收據,
一張一張核對,把她刷的項目,用螢光筆畫下來。

蔣國樑一旁拿出計算機,一筆一筆相加,然後不以為然的說,
你總共要還我一萬元,你看,我上班都沒有你花得多。」

從這天開始,每個禮拜,蔣國樑只要一想到,就會裝出討債的聲音說:
「你什麼時候還我錢哪?」

為此,女兒除了每天中午吃省一點,不買衣服,乖乖讓爸爸扣零用錢之外,
念服裝科系的她,還得在家打工:幫爸爸燙襯衫、修改褲子。

一九八七年回國當上國際投信總經理、
一九九九年被安泰人壽挖角擔任投資部資深副總、
00三年被富邦金控禮聘為投資長的蔣國樑,經常負責百億資產的投資;
對於孩子,他的財富教育也毫不含糊。

家教一:有計畫的花錢 學舞要訂時限、目標,並考量效益

身為「企業家爸爸」,他用管公司的方法管小孩。

孩子要出國度假、購買三C產品,都要寫計畫書,
自己計算所需金額,編列預算,計畫資金來源。

他再跟孩子討論可行性、資金運用效益、爸媽相對補助金額等。

例如現在大一的女兒想學街舞,蔣國樑要她寫下的計畫書如下:
預定計畫執行時間:大二
所需經費 :每個月兩千元(月票,可以上三十堂課)
上課地點 :某某舞蹈工作室
計畫目標 :兩個月學會完整的兩支舞
經費來源 :一半從零用錢扣,一半爸爸補貼

這樣的做法,大概從他們高一時開始。

一開始孩子會嚷:
「爸爸,我是你的女兒,不是你的員工。為什麼老是動不動就寫報告?」

他回答:「你們走在(消費)叢林裡,如果我不給你指一條明路,我就是害了你。」

因此,他對孩子的財富教育有兩個方向,
第一,須負擔自己的花費,量入為出。
第二,培養他們追求心靈上滿足的能力。

「再有錢的人,如果欲望無法滿足,永遠是貧窮的。」
一筆獲利交易、一樁成功的上市案、一趟績效奪冠,
就毫不手軟的「犒賞自己」上等牛排、干邑好酒的蔣國樑,
五年前一次心臟手術,醫生在他的胸口和小腿劃上一刀,
抽出腿部的一條靜脈,替換掉他心臟內塞滿油脂的血管。

「意外不知何時來到,你準備好了沒有?」

有過這樣的生死體驗,他常常跟孩子說:「心無掛礙,無所恐懼。」

在投資界二十年,他看過多少大企業家、名人,現在都不在了,

「不是看你有沒有錢,要看你有沒有紀律。

吃喝玩樂,一天之間,多少錢都可以蒸發掉。
心靈上的滿足,才是真的富有。


家教二:用勞力換金錢 出國旅費,做家事或打工自籌

為了讓孩子真正瞭解金錢的價值,蔣國樑堅持一條紀律:
所有的錢,都要用勞力換取。」
也就是,除了學費、基本的生活開銷外,
孩子的其他花費都必須由自己籌措一半(另一半爸爸補貼)。

蔣家雖然家裡有傭人,有司機,但是為了籌錢,
孩子要幫忙做家事,自己洗衣服、摺衣服、燙衣服、拖地,甚至還得到外面打工。

例如女兒考上大學後想跟同學去東歐玩,為了籌措旅費,
她暑假花了快兩個月去餐廳打工,每天辛辛苦苦的忙到晚上十一點,
終於賺到近兩萬元,其他不足部分,則每個月扣零用錢。

不怕孩子打工會浪費他們讀書、學習的時間嗎?

「這是投資,」蔣國樑想得很明白,這是教育的成本,省不得。

「你不讓他體驗,直接給他錢,就是 cost (花費),不是 investment(投資)。」

其實為了讓孩子出去打工,他們夫妻更花心思,更花錢。
女兒在餐廳打工到深夜,為了安全,他還得跟司機出去接她回家。
但他認為,若捨不得孩子「浪費」讀書的時間,只會教出一個書呆子。
「與其那樣,我寧可培養一個人格健全的常人。」

他說,現在太多孩子想一步登天,不然就是沒有明天。
他也找機會教小孩學會評估花錢的效益,以及要付出的代價。

例如孩子想去埃及玩,他看了女兒的計畫書後,跟她討論:
如果去埃及,不但要打工一個暑假,還得每個月零用錢裡扣50%才夠旅費;
但如果去印尼,只要打工兩週,零用錢也只需要扣10%,
讓孩子自己決定每一項消費決策與代價。

孩子用錢,多少都還是會有超支的時候,
萬一這個月的開銷又無法省下那麼多,得向爸爸預支時,
就得在下個月把每一筆花費都記得清清楚楚。
如果還是亂花,零用錢就被縮減。


家教三:付出才有資格享受 把幸福視為當然,災難就會反撲

「到處都是教育的機會,我願意花更多小錢,來培養他們對金錢的概念。」
蔣國樑說,像全家出門的時候,他 太太坐著司機開的自家轎車,
孩子就得頂著大太陽,自己搭公車,轉捷運,去跟他們會合。

蔣小妹說,以前她的零用錢也會亂買,
但出去打過工後,比較懂得金錢得來不易。
像她自己上大學後每個月有六千元零用錢(包括午餐、自己買的衣服),
她都會先把其中的二千元,定期存到一個無法提領的帳戶。

「也沒有一定要做什麼,只是覺得,該為以後留下一些經濟基礎。」

孩子沒有正確的價值觀,蔣國樑認為,父母要負最大的責任。

「我可以吃鵝肝醬,也可以去路邊攤吃鴨肉扁。」
他常看到很多父母帶孩子去昂貴的餐廳吃大餐,「把魚翅當粉絲」,
他感嘆:「這孩子已經被父母糟蹋掉了,因為孩子失去對金錢的感覺。」

每年出國旅行,蔣國樑讓孩子自己規畫,在有限的預算裡,學習如何節制、省錢。
他們全家只買一張商務艙機票,他或是太太坐,
另一個人就陪孩子坐在後面的經濟艙。
他們向孩子明確表示,「你們沒有賺錢,沒有資格坐商務艙。」

上班可以穿亞曼尼表現金融家專業形象的蔣國樑,
也可以和孩子逛到中山北路七段的暢貨中心(outlet),
買一件五百元的衣服。

「那些衣服也有很好的品質啊,」
他乘機教孩子,價錢和價值不一定成正比。
甚至,當孩子要買東西時,他鼓勵他們上網找到更便宜的價錢,
享受那種聰明購物的成就感與快樂。

教孩子認識金錢的價值,他還教孩子瞭解什麼是匱乏,瞭解真正的人生。

太太去黃山旅遊,下山時走下來,看到挑夫用血肉之軀,
把那麼沉重的水泥、各種物資一簍一簍的挑上去,
他趕緊用攝影機拍下這畫面,回家告訴孩子,
這世界不是只有美麗的風景,還有那麼多人是這樣辛苦過日子的。


家教四:必須回饋親人 找出照顧父母的方法,培養責任心

去印度玩的時候,他則拍下無數的小兒麻痺症的孩子,
讓孩子知道,他們在和別人比香奈兒、比古馳的時候,
有那麼多孩子連健全的四肢都沒有。

「小孩不知道還有另一個世界,以為他們過的日子就是人生本當如此。
我教他們,地球是平的,今天把幸福視為理所當然,明天災難就會反撲。」

LNA19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人生不設限:我那好得不像話的人生體驗

 

 Life without Limits: Inspiration for a Ridiculously Good Life

 

作者:力克.胡哲(Nick Vujicic)

出版社:方智

by 趙  102410

 

    Nick Vujicic出生時罹患海豹肢症,天生沒有四肢;從他一出生父母幾乎就要放棄他,而他自己也曾經三次嘗試自殺,十歲那一次,因為無法忍受讓家人為他的死終身悔恨,而決定中止這樣的行為,第一次意識到要為自己的快樂負責。而現在的他走訪了世界五大洲二十五個國家,舉辦過一千五百場演講,用他自身的故事激勵了世界各地的年輕學子,一個天生沒手沒腳的力克,卻活出不受限的生命奇蹟。

     沒手沒腳,沒有限制!從一無所有,到一無所缺。他用自己的行動顯示,什麼叫作「永不放棄」!他用自己的故事證明,什麼叫作「不設限的人生」!如果你懷疑自己的能力,力克說:當你懷疑自己能否實現人生的目標時,請信任那些願意助你一臂之力,以及能夠指引你的人。

  如果你覺得自己很糟,力克說:當我的父母看到我出生時那沒手沒腳的模樣,他們也不禁懷疑上帝到底在想什麼。然而,今天我過著完全超乎我們想像的生活。如果你正打算放棄夢想,力克說:告訴自己再多撐一天、一個禮拜、一個月,再多撐一年吧。你會發現,拒絕退場的結果令人驚訝。只有拒絕再試一次的人才會被打敗。如果你心裡憂傷難過,力克說:在悲慟的另一邊,有一條不同的出路,會讓你更堅強、更堅定,讓你找到自己想要的人生。我會為你點出這條路。

  如果一個沒手沒腳的傢伙也能在全世界最頂尖的海灘衝浪,那麼任何一件事對你都是可能的!在艱困的時光中,依然能夠前進,關鍵就在於,你不是以能看見的,而是以能想像的事物,來引導你的人生。這就叫作信心。

  你不應該看著你所缺乏的過日子;相反地,你應該過一種「只要敢夢想,什麼都做得到」的人生。緊緊抓著舊傷痛不放,你就只是給那些傷害你的人力量,讓他們控制你;可是當你原諒他們,你就切斷了跟這些人的連結,他們就再也不能打擊你。千萬不要以為寬恕他們是放他們一馬,你這樣做不為別的,是為了你自己。站起來和倒在地上,哪個感覺比較好?你天生不是在地上打滾的,你要起身,一次一次又一次,直到全然釋放你的潛力。

    最早看到力克這個人,是在YouTube的網路上,算是無意中看到的,一個沒有四肢只有一個軀體的力克,正在講桌上侃侃而談他的自身經歷給台下的年輕學子們聽,影片中他對學子們說:「認為自己不夠好,這是最大的謊言;認為自己沒有價值,這是最大的欺騙」。他不斷用鼓勵的話語來告訴年輕學子:你的心比鑽石珍貴,選擇A級態度,你就是力量。

    而類似力克這樣殘而不廢且樂觀進取的,我也從戴晨志的書中和內地的「中國達人秀」裡看到相同的人物。在戴晨志「成功高手座右銘」裡,蔡耀星在他十六歲時因工作誤觸高壓電,從四肢健全的人,一下子變了了「無臂人」,生命還是要活下去,所以開始學用腳做任何事,也把所有的怨恨與不滿發洩在游泳上,最後不但參加了台灣區運動會,還拿到多項游泳金牌,而成為「無臂蛙王」,「人生充滿希望,去做就對了!」,他也藉著演講告訴年輕的學子們。

     另一個是「中國達人秀」冠軍的劉偉,他第一次出場時,沒有人知道他是用雙腳彈鋼琴,只覺得準備表演前,為何鋼琴椅子有點特別和一般的不同,但真正表演時全場所有人都感受到震驚,一個年輕人用腳彈鋼琴,還彈的如此此優美,彈完的瞬間全場是起立股掌的。而他是在十歲與朋友玩耍時,也是誤觸高壓電而截肢雙臂,當他得知自己往後的人生都沒有手時,他自己說當時只有二條路,一是早點死,二是就精彩的活著,他的故事感動了全中國。

     澳洲的力克,中國的劉偉以及台灣的蔡耀星,都是人生沒有限制的最佳例子,而好手好腳的一般人,更需讓自己的人生也沒有限制才是。

LNA19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選對人,做對事」心得

by  2010/10/24

 

    這禮拜看的書是「選對人,做對事」,主要說的是在社會大學裡,應該要學會的並做到的是:人盡其才,知人善任!

    第一個章節講的是:只用對的人!管理人不容易,因為人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情緒的,是隨時會變化的因子,作者說要正確選擇下屬,做到用人不疑,其實也就是疑人不用,可靠比有能力更重要,要重視「德」,若是下屬不忠,即使他再有能力,也不能為公司幫什麼忙,甚至還會幫倒忙。

    第二章節說的是:價值觀比能力更重要!一個人的能力即使再厲害,若他沒有與公司一致的價值觀,那麼公司也就不需要用這樣的人。日本松下幸之助說:「如果你犯了錯,但卻態度誠懇,公司會寬恕你,把這當作是一筆學費;但如果你背離了公司的價值規範,就會受到嚴厲的批評,甚至被解雇。」員工能與公司同心,是所有企業都希望的事情,但這都是需要上司與員工用心去經營的,管理是一門藝術,身為主管要屏除自己心中的成見,對所有下屬一視同仁,即使是與自己性格迥異的人也要善於與其合作,書中將人的行為風格分為四類:分析型、溫和型、表現型和推動型,有效的企業組織都需要同時具備這四種類型的人才,其實這四種分類非常類似我們性向測驗的CSID四個類別。

    王永慶的用人法則是:人才靠自己養用中等人才,得到中等人才比較容易,且經過培訓之後,也能夠勝任工作,高級人才是可遇不可求。識別人潛在的才華也是主管或領導人必備的一項特點,在眾多面試者中,從文字資料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學經歷、基本技能等,但卻不能看出一個人的判斷力、價值觀、悟性、心理素質等,要讓最恰當的人做最適合的工作,才是一個企業成功的關鍵!

LNA19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管教啊,管教」2

by 2010/10/17

 

    作者汪培珽小姐是位主張「愛的教育」的媽媽,在她的這本書中可以看出她對教育孩子的用心,以寬厚為教養的出發點,和平共處是她與孩子相處的模式,在她與孩子的相處世界中沒有棍子、辱罵,有的只有「講道理」。

    但如何跟孩子講道理呢?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耐心,在書中作者舉了幾個她與自己孩子相處的點點滴滴說明她是如何與孩子說道理的。無論孩子是做錯事或是作者要訂定一項新家規,她都會跟孩子說明原因,讓孩子以理解、將心比心的方式達到媽媽的期望,比如說,當作者的孩子還是低年級小朋友的時候,有天,她送孩子去上學,發現當導護老師熱情的向小朋友打招呼時,大多數的小朋友都不跟導護老師說早,冷冷的走過,於是作者就跟她的孩子說:「以後進校門看到導護老師時,請看著老師的眼睛打招呼道早安。」又說:「如果有一天你當了老師,熱情的對待小朋友時,看到的卻是一張冷漠的臉,會不會很難受?很不舒服?」在我想在如此模式教養出來的孩子,是擁有一顆溫和的心,會反省,與父母相處融洽的好孩子,好孩子不會從天空憑空掉下來,再好的孩子,只要放到不對的環境中,一樣會變壞,而好的環境是大人塑造出來的。

    家長、師長的身教很重要,而言教的影響也是不容小覷,「你亂丟書和玩具,它們會離家出走。」這是欺騙;「你快把飯吃完,等下會有糖果可以吃。」這是利誘;「你再不聽話,我就要去拿棍子來了。」這是威脅,這些話相信很多家長都說過,但作者認為這些話在孩子十二歲以後將通通失靈,最好的方式還是用說道理的方式讓孩子打從心裡信服才是上策。

    「與孩子說道理」這件事,我想在孩子小時候及叛逆的時候應最有挑戰性,但若小時候的根基打穩,往後應是可以輕鬆的教出大家心目中的好孩子。

LNA19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都是被寵壞的

作者:淩永放

出版社:雅典文化

by 趙  101710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第一所學校就是家庭,第一任老師就是父母。
身為老師,必須負起糾正及教導學生行為的責任,身為父母,則必須為孩子思想性格的發展負責任。

一個人的性格並不是與生俱來「愛孩子」和「寵孩子」幾乎只有一線之隔有時「狠心」是真正的「愛」有時「愛」卻令孩子變「壞」
而孩子變「壞」是因為父母的「愛」還是「狠」?身負老師及父母雙重責任的您,必須學會拿捏其中的分寸。

孩子是老天爺的禮物。孩子純真的笑容,是紓解父母一整天疲憊的特效藥。但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家裡的寶貝變了?任性、懶惰、嬌縱、蠻橫、衝動,甚至開始學會欺騙?身為父母的您,有沒有發現,孩子可能是被寵壞的。

其實沒有哪個父母生下小孩就是要寵壞他的,但在父母工作忙祿,為彌補較少時間陪小孩,加上少子化,每個小孩成了珍貴的寶,自然而然,同時也在父母自認不是寵小孩的情況下,一點一滴,不知不覺下答應了孩子的所有要求,容忍小孩的所有過錯。

     打從孩子出生開始,父母就給他所有他要的東西,如此一來就算他以後長大成人,他還是倔強的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是世界欠他的;當孩子講出不得體的話甚至口出穢言,父母卻只是笑了笑,這將會使他認為自己很可愛,講的話很討喜。

   

從小幫他打點和決定好一切事情,等到他長大時變成一個什麼都不會的人;不告訴他錯在哪裡,不告訴他孰是孰非,我的子孩不會錯,一定是別人小孩的錯:替他收拾所有弄亂的東西,像個名符其實的老媽子一樣地跟在他後面,撿起他丟在地上的書、鞋子、髒衣服,幫他整理房間做東做西打理一切,養成他日後推卸責任,將別人的好意當成是理所當然的惡習。

 

若金錢對他們而言太容易到手,想買東西時只要他們搖一搖吵一吵錢就掉下來了,不讓孩子明白金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賺取的,如此要他們如何能了解"錢歹賺",如何使他們有正確的金錢概念。當父母自始至終永遠滿足他的需求時,就會發現一次的拒絕,就足以對他造成傷害極大的挫折感。

 

站在孩子這邊固然是好的,但要永遠嗎?當孩子真的犯錯時呢?你能想像這種心態----是別人不好,他們都對我的孩子有偏見,會造成他日後一生多少問題嗎? 當孩子們闖了大禍犯了大錯,父母就是用「拿他沒辦法」這句話來搪塞。

   

    父母是該回頭看看自己把孩子寵成什麼樣子,那不論是學校老師還是補習班的老師,面對這些被寵壞的小孩,又該如何扮演角色呢?至少在上述的狀況出現時,有時,也適時的代替父母告訴他們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吧!

LNA19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管教阿,管教」閱讀心得1

by2010/10/10

    這週閱讀的書是「管教阿,管教」,

作者是汪培珽,

說的是父母與孩子之間要如何正向的相處。

作者以詼諧的筆法寫下她與兩個孩子間相處的點點滴滴。

許多父母與孩子間的相處多是權威式的,

而作者與孩子的相處是對等的,

她認為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但父母得把握機會說,別等父母想說時,

孩子已經無心聽了。

    這本書分成兩個篇章,

第一篇是:需要變法維新的父母。

作者寫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話:

當孩子兩歲時,我們可以輕易忽略他,

簡單帶過任何一件事;

當孩子十二歲時,他也可以輕易忽略你,

簡單帶過應該讓你知道的任何一件事。

這段話在很多父母耳裡聽起來應該是心有戚戚焉,

以前的教育方式常是以棍子加上恫嚇,

但其實是可以跟孩子好好說道理的,

只要父母發現孩子有任何不當的行為,

不論他的年紀有多小,

就要開始這個「好好說道理」

的教養方式,

若等到孩子已經變成了不肖子才想要開始,

那就來不及了!

當父母說出任何一個「不」字時,

後面都要附加上理由,

不是以父母的權威,

而是用道理說服,

其過程也許比用棍子伺候來的費時,

但若能在孩子人格養成之前用說道理的方式教養孩子,

那麼將來就會輕鬆許多。

    天底下沒有天生就好的孩子,

也沒有天生就壞的孩子。

如果孩子的身邊沒有以身作則的大人,

孩子也就好不到哪裡去,

如果孩子的身邊都是講道理的大人,

孩子也壞不到哪裡去,

教養環境才是決定孩子方向的關鍵。

近日,網路上有一篇報導是「孩子是父母的翻版」,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在模仿、學習,

品格教育不是只靠幾天的課程就可以改變一個孩子,

最重要的還是要父母、孩子一起改變才行!

LNA19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學時期的閱讀能力決定一生的成績」閱讀2

 

本書作者歸納出小學每個年級學生應具備的閱讀能力:

 

小一:是養成閱讀習慣的時期,最重要的閱讀能力是「流暢度」。

 

小二:是喜歡書籍、發展理解能力的時期,此時期的能力水準應是可以念簡單的 書、說出主題,

 

還能記住書中重要的角色做了什麼事,並且依照情節發展 說出故事內容。

 

小三:是了解結構複雜的文章時期,閱讀時需要思考和整理,閱讀文章後,

 

要能 依照前後順序整理內容、並做摘要。

 

小四:是正式的閱讀書籍,並且發展出整理自己想法和連貫文章內容的能力。

 

小五:是累積讀書技巧和相關閱讀策略的時期;即使文章觀點和自己不一樣,

 

也 要試著去了解作者的立場,用客觀的角度閱讀。

 

小六:是讀書能力完備的時期,應能使用自己特有的一套策略來閱讀文章,並且 透徹了解內容。

 

這些階段性的目標其實可以從小朋友的各冊國語課本和學校考試考題中看出端倪,由淺入深,

 

由生活化的主題內容擴大至心靈層面的文章,順應小朋友的心智發展,不管是在哪一個國家,

 

我想這些分類都是大同小異的。 現在的小朋友越來越忙碌了,

 

除了學校課業外還有一大堆的才藝課要學習,在有限的時間之下,

 

如何同步提升閱讀能力和學習力呢?作者教我們挑選可同時提升閱讀能力和學習力的書籍來閱讀,

 

例如:可用經典故事、兒童文學、古典小說、偉人傳記、資訊型文章來提升閱讀能力;

 

利用歷史書、社會和自然相關書籍、報紙來提升學習力,這些都是一舉兩得的方法。

 

仁愛國小各年級每週都有的閱讀書單和小貴族的圖書牆都是培養小朋友閱讀能力和學習力的好途徑,

 

有好的閱讀能力才有好的學習成果,這是每位小朋友都需具備的能力!

 

LNA19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